人文社科

《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弟子們》影音雙碟珍藏套書
優惠價
85
$1,700
書籍介紹

歷時四年製作、跨越八個國度取景
深刻影像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和多位弟子
看大師與人間佛教,如何以無我慈悲
不分宗教、種族,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

星雲大師出家八十餘年,佛光山開山亦逾五十載,培養僧眾弟子一千三百人,全球五大洲建寺院道場三百間。對漢傳佛教的振衰起敝,對整個佛教現代化的貢獻,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。

九十四歲的星雲大師,寫過一首著名的偈,三個版本反映他人生的三個階段:

一:願心廣大
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;
問我平生何所願,佛光普照五大洲。

二:願力已成
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;
問我平生何功德,佛光普照五大洲。

三:走入眾中(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)
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,
問我一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。

本書是十八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,記述近半世紀師徒「佛教靠我,捨我其誰」的故事。
星雲大師以「集體創作、制度領導、非佛不作、唯法所依」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。
他的傳承者已在全世界為光大人間佛教續添新猷。

《佛教靠我──星雲大師紀錄片》
歷時四年製作、跨越八個國度取景拍攝。以星雲大師接受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、王力行發行人專訪為主軸,看大師與人間佛教,如何以無我慈悲,不分宗教、種族,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。
規格:DVD-ROM
​片長:78分鐘

《星雲傳承──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》
以深刻影像忠實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多位弟子,看星雲大師的「集體創作」的管理理念,實踐「給」的哲學。他的慈悲、遠見及創意,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,集眾之力,共成共榮、發揚光大人間佛教。
規格:DVD-ROM
片長:34分鐘

總策畫序 「人對,事對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、王力行

【卷一】大師的話
佛光山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


【卷二】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—佛光山法師訪談錄

.人生有法無礙—心保和尚(佛光山寺住持)
.邊磨邊學,逼所成慧—心定法師(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、退居和尚)
.堅定教育的信念—慈惠法師(佛光山開山寮特助)
.創新文化的妙意—慈容法師(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、佛光山傳燈會會長)
.持續耕耘人間佛教的理想—依空法師(佛光山文化院院長)
.珍視善緣的力量—蕭碧霞師姑(佛光山司庫室顧問)
.難行更要前行—慧傳法師(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、佛光山寺都監院院長)
.以佛法滋潤大眾—永光法師(佛光山菲律賓教區總住持)
.多元包容與尊重—慧東法師(佛光山西來寺住持)
.用身教影響別人—慧顯法師(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、印度沙彌學園園長)
.當下就是最好的—滿謙法師(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、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)
.散播歡喜自在的種子—滿潤法師(佛光山法水寺住持)
.有信仰就能承擔—覺培法師(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、佛光山金光明寺住持)
.多蓋一所學校,就會少一座監獄—覺誠法師(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)
.有佛法就有辦法—妙士法師(大陸宜興大覺寺都監)
.善用集體創作新平台—如常法師(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)
.傳遞佛法大智慧—覺元法師(佛光山藏經樓堂主)
.累積人緣、善緣、佛緣—妙穆法師(新加坡佛光山副住持)

「人對,事對」的集體創作

高希均、王力行

今年九十四歲高壽的星雲大師,弘法八十年期間,創立百千座道場、學校、圖書館、美術館等,他如何治理這龐大的文教事業,以及傳承聯繫僧信二眾的心?

大師曾在二OO六年〈怎樣做個佛光人〉以「集體創作,制度領導,非佛不作,唯法所依」做為他的指導原則,這是運用到宗教上的創見。

台灣社會近三十年來,已進入一個既少權威、也少英雄,以個人為主的年代。因此,制度難以推動,典範難以建立。影響所至,大到國家議事空轉,小至人人各行其是,「一事無成」、「缺少共識」變成了民主化的代價。此刻再度研讀與推動星雲大師「集體創作」的管理理念,雖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,放在企業管理上、社會大眾心態上,也可以相互呼應。

什麼是「集體創作」?

大師說:

這個世間不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,一件事情的成功,需要經過多少人的經驗,多少人的智慧,多少人的辛苦,共同來成就,才能成功的。

—《人間佛教語錄.宗門思想篇》(二OO八「香海文化」出版)

在中華文化裡,君子有成人之美,稱讚、成就別人的善行,這當中就是「人」與「善行」,所以人對了還不夠,事也必須對了(須是善行),才有可能成就一件好事。星雲大師一生奉行「以退為進,以眾為我,以無為有,以空為樂」的人生觀,凡事先要求自己,以「無我」去成就別人,我在眾中,廣結善緣。放在入世的觀點來看,他以「集體創作」的無私無我,積極開創,培養人才,成就今日佛光山叢林道場,以文化、藝術與教育弘法。

大師對集體創作的看法,充滿智慧:

集體創作是大眾,沒有個人;集體創作是共有,沒有個人;集體創作是真理,真理不是一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相輔相成。
集體創作的核心是方法要集中、觀念要溝通;主管必須要有屬下的擁護,屬下必須要服從主管領導。能夠「互相成就」,才能發揮集體創作,才能共成共榮。

—《人間福報》二OO一年三月六日

「集體創作」使星雲大師有大成就,同時也使人間佛教在全球流傳。本書收錄了卷一「大師的話」這篇重要文章:星雲大師談佛光山的未來展望;卷二則是「遠見創意製作」在二O一八、二O一九年特別專訪了心保和尚、心定法師、慈惠法師、慈容法師、依空法師、蕭碧霞師姑、慧傳法師、永光法師、_慧東法師、慧顯法師、滿謙法師、滿潤法師、覺培法師、覺誠法師、妙士法師、如常法師、覺元法師、妙穆法師,追隨大師多年的十八位弟子們,細述了人間佛教的發揚與集體創作的成就。

本書順利出版,特別謝謝特約主編項秋萍,一支筆傳寫動人的故事,吳佩穎及天下文化編輯團隊賴仕豪、陳珮真等的精心編輯,遠見創意製作團隊駱俊嘉、葉政榮、賴興俊不眠不休日夜投入,顧問楊棟樑以獨特視角,掌鏡拍攝本書封面,正是共同成就的「集體創作」,也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三百位同事對星雲大師的集體敬意。

大師曾自述「生於憂患、長於困難,一生喜悅」,我們在大師的身教與言教,看到了人間佛教與佛光山安頓人心的力量。追隨與仰慕大師的海內外信徒與大眾,不能僅僅是看到與體會,更要好好地傳承與發揚。

寫於二O一八年八月十日
二O二O年四月八日補正

星雲大師 作者

江蘇江都人,曾參學金山、焦山、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。

一九四九年春來台,一九五三年創宜蘭念佛會,奠定弘法事業的基礎。

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,以人間佛教為宗風,致力推動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、弘法事業。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近三百所道場,又創辦多所美術館、圖書館、出版社、書局、雲水醫院、佛教學院,暨興辦西來、佛光、南華、南天及光明大學等。

一九七○年後,相繼成立「大慈育幼院」、「仁愛之家」,收容撫育孤苦無依之幼童、老人,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。一九七七年成立「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」,編纂《佛光大藏經》、《佛光大辭典》。並出版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》,編著《佛光教科書》、《佛教叢書》、《百年佛緣》、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等。

二○一七年五月發表《星雲大師全集》,共三百六十五冊,收錄畢生著作。

大師弘揚人間佛教,以地球人自居,對於:同體與共生、平等與和平、環保與心保、幸福與安樂等理念多所發揚,於一九九一年成立「國際佛光會」,被推為總會會長,實踐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理想。


高希均 策劃

高希均,為「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」創辦人。南京出生,江南度過童年,1949年來台。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(原為台北商職)、中興大學(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)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(碩士)畢業,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。

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,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(河城校區)經濟系逾三十年,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、傑出教授獎、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、傑出校友獎等。

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《天下》雜誌、《遠見》雜誌與「天下文化」。現為「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」董事長。

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、海基會董事、行政院政務顧問。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;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、中興大學(2014)、台北商業大學(2020)名譽管理學博士;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。

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。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,大陸出版九種。


王力行 策劃

王力行,為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。政大新聞系畢業後,一直獻身於新聞及出版事業,在1970年代主編《婦女雜誌》與《綜合月刊》,並赴港任《中國時報》香港辦事處主任。1981年與高希均、殷允芃共同創辦《天下雜誌》,並任副總編輯。1982年創辦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」,1986年創辦《遠見雜誌》。現為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。

擔任《遠見雜誌》總編輯期間,帶領雜誌獲新聞局雜誌報導金鼎獎、雜誌公共服務金鼎獎、花旗銀行財經新聞獎、新聞評議會兩岸新聞報導獎、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。獲選為政治大學八十風雲校友、107學年度傑出校友。著有《無愧——郝柏村的政治之旅》、《請問,總統先生》、《寧靜中的風雨——蔣孝勇的真實聲音》、《與時代的對話》、《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》、《一生帶著走的能力》等書。


2020/05/26

BGB490X

天下文化

平裝

15.5× 21.7cm

黑白

4713510947036

446

990

書摘